哈喽,朋友们!探索汉字的时间来喽!今天的笔记写的是“秣”字,不是个能一下子就弄明白的字,一起来学学。
造字本义“秣”字“䬴”的异体字,篆书中,“秣”字是由食和末”两部分组成。“食”字,一看就知道和吃有关;而“末”呢,在构字中指的是植物的末稍,也就是谷物的尖端部分。
所以,秣字的造字意图,就是用谷物的末稍来饲养牲口,特别是马匹。古人在田里收割完庄稼,那些剩下的谷物末梢,就成了牲口的美味佳肴。
篆书时期的“秣”,是用“食”和“末”来表示的,但到了隶书,楷书时期,“禾”字就替代了“食”,更加强调了庄稼的意味。
秣字mò的本义,就是动词,表示用庄稼末稍等草料饲养马匹。《诗经》里的“之子于归,言秣其马”,就是说姑娘出嫁时,要喂饱马儿。后来,“秣”字也衍生出了名词的含义,指的就是饲养牲畜的饲料。
我们说“厉兵秣马”,就是形容准备战斗,这里的“秣马”就是喂饱战马的意思。
说文解字《说文解字》中,许慎对“秣”字的解释是:“食马谷也。从食末声。莫撥切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“秣”字的本义是给马吃的谷物。
由“食”部和“末”字组成,其中“食”部表示与食物相关,“末”则是声旁,表示这个字的发音。“莫撥切”是反切法,用来说明“秣”字的读音。
康熙字典《康熙字典》提到“秣”字的基本含义是“食马谷也”,这里的“食”作动词解,意为喂养;“马谷”则指的是喂马的谷物或草料。
《康熙字典》还引用了《诗经·周南》中的“言秣其马”,这里的“秣”被解释为“养也”,即喂养、饲养的意思。这进一步印证了“秣”字在古代是作为喂养牲口(尤其是马匹)的行为或动作而存在的。
读音“秣”字的读音为mò,与“末”字的读音相同。在《正韵》中,对“秣”字的注音是“莫白切,音末”。不妨现在就尝试在输入法中输入这个字的拼音,这样能够加深记忆,帮助你更快地掌握它。
含义用法① 牲口的饲料:当我们谈论“秣”时,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作为牲口饲料的含义。比如在杜甫的《敬简王明府》中提到的“骥病思偏秣”,这里的“秣”就是指喂马的谷饲料。🐎
无论是干草、植物还是谷草,只要是用来喂养牛马的,都可以称为“秣”。这个字在这里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对牲畜饲养的重视。
② 喂牲口的动作:除了作为名词指代饲料,“秣”还可以作为动词,表示喂牲口的动作。例如在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中,“之子于归,言秣其马”,这里的“秣”就是喂养马匹的意思。🌾
③ 牲口咀嚼食物:此外,“秣”还有牲口咀嚼食物的含义。在《荀子·劝学》中,“伯牙鼓琴,而六马仰秣”,这里的“秣”描绘了马匹在听到美妙音乐时,仰头咀嚼食物的情景。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