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峰魔子,(https://xueqiu.com/1028686482/161457176)

$丽人丽妆(SH605136)$

丽人丽妆在行业内是有实力的,最豪横的一次宣传是以2200万拍下了Papi酱的第一支广告,这也成为大家看到丽人丽妆必然想起的一件轶事。

这公司是干嘛的它曾经被定位为美妆电商代运营企业,但现在再这么叫已经不合适了,它已经实现了从代运营到自运营的转变。我觉得本质上来讲,丽人丽妆是线上零售商,它从品牌方采购货物,在自己的天猫店铺销售,并且根据销量、采购量、排名等考核拿返利。这些跟线下的经销商和零售商没有本质区别。

分业务看,主要两块,一是电商零售业务,就是以买断的方式从品牌方或其国内总代理那里采购商品,然后在自己的电商店铺里销售,这块占超过90%;二是品牌营销运营,也就是电商代运营,不拥有店铺和货品的所有权,代品牌方建设、运营官方旗舰店,帮助品牌方在天猫平台上购买包括直通车、钻展、品销宝等服务进行广告推广,并且定时参加天猫活动,通过首页展示、品牌限时推送、人群精准推送等方式向消费者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,同时向品牌方收取固定服务费及与销售业绩挂钩的浮动服务佣金,这块占比3.39%。其他的主要是分销和寄售业务。

公司成立于2007年,2012年迎来了它一个里程碑事件,那就是阿里战略入股,作为一家电商代运营企业,获得电商巨头的战略入股,其意义不用多说了。2020年9月在A股上市。

啥叫电商代运营。比如天猫上的“相宜本草官方旗舰店”真的是相宜本草在管理吗?当然不是,作为品牌方,不一定懂怎么做好电商的,但是电商的浪潮如此猛烈,不进则退,不参与就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。怎么办呢?那就交给懂的人做呗。所以丽人丽妆就代相宜本草管理它的天猫店铺。

到2019年底,丽人丽妆已经与施华蔻、雅漾、芙丽芳丝、凡士林等60多个品牌建立了这种合作关系。

公司与天猫的渊源阿里持有公司19.55%的股权,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。

丽人丽妆是依托天猫起家的。2008年淘宝商城(也就是后来的天猫)上线。也是在这一年丽人丽妆拿到了相宜本草的品牌授权,4月份在天猫开立了相宜本草旗舰店。三个月后,相宜本草旗舰店就登上天猫化妆品品类销售排行第一名的宝座,丽人丽妆也一炮打响。(PS:2020年7月,和丽人丽妆合作13年之久的相宜本草终止了合作,选择了自建电商。)

此后,丽人丽妆一路拿下了兰蔻、雅漾、美宝莲、施华蔻、欧莱雅、芙丽芳丝、凡士林等60个国际、国内化妆品品牌的授权,开始把生意做大。

但是公司也存在对阿里平台单一依赖的问题,这也是公司2018年上市被否的可能原因之一。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环顾现在的互联网江湖,BAT霸权之下,要想不站队而求生存是十分困难的,像拼多多那样独辟蹊径跑出来的,很硬。

既然拜了大哥,就得交保护费,股权、董事就不说了,2019年公司向阿里支付了1亿元仓储物流费、1.6亿元平台运营费用、4亿元广告推广费用,合计6.6亿元,占当年收入的17%,但是其净利率只有7.34%。

这里面还有个隐患,那就是支付给阿里的费用占收入的比例很高,阿里作为公司的股东如果想让公司利润好看一点,可以少收点费用,想让公司利润难看点,可以多收点费用,是存在利润调节的可行性的。注意,我说的是可行性,不是必然性。这也是证监会特别关注的一点,所以公司在招股书中用了20页的篇幅专门写与阿里的关联交易,无非是通过同行业公司的费用比率来证明公司的这些费用正常,没有与阿里串通调节,还让阿里集团出具了关联交易公允的说明函。这20页的内容我没有细看,因为我觉得这不过是券商的文字游戏,至于什么说明函,你觉得能证明什么?不过站在中介的角度上来说,也只能做到这样了。站在投资的角度上来说,这是个不可控的风险。

更多观点和个股分析,请关注公众号:波动和无知。

公司近几年的业绩咋样增长挺猛。营业收入从 2014 年的 7.16 亿元增加至2019 年的 38.74 亿元,复合增速达到 40%;归母净利润从 2014 年的 0.06 亿元增加至 2019 年的 2.86 亿元,复合增速达 119%。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居家办公和外出戴口罩,女士们化妆品、护肤品用的少了,所以2020 上半年,公司营收同比只有8.88%的增长,但是扣非后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+39.54%,表现还是很靓丽。

虽然5年复合增长率很高,但是从单年业绩增长来看,近两年大幅放缓,2018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为5.69%、11.04%,2019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率分别为7.18%、13.36%。

原因是:2018 年起由于公司相继与欧莱雅集团旗下兰蔻、巴黎欧莱雅、美宝莲等品牌终止合作,营收增速有所放缓。

公司的业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度收入占比一般会超过40%。为什么呢?就因为“双十一”、“双十二”电商大促,所以存在集中销售的情况。这个占比太高了,就像我家附近的味多美,每周二会员日打折,导致这天是生意最好的一天,很多人来屯一周的面包。这种现象是好是坏呢?我本能的会有点不安。2019年下半年收入占比 57.22%,四季度占比 42.04%。

公司的股权结构

实控人黄韬持股37.22%,阿里持股19.55%。阿里可以说是重要的资源型股东。

公司的管理团队董事长、总经理黄韬: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,获得硕士学位,2000 年 10 月至 2002 年 10 月曾担任美国通用无线通信有限公司产品总监、上海公司总经理;2002 年 11 月筹备创立飞拓无限,2003 年 8 月至 2006 年 10 月担任飞拓无限执行董事;

副总经理黄梅:历任阿里巴巴高级投资经理、上海宝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财务副总裁,在电商投资领域均有较为丰富的职业经历;

董事胡伟雄:历任雅诗兰黛集团品牌销售总监、法国路威明轩集团化妆品事业部品牌总经理,2016 年 1 月至今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天猫大快消事业部总经理,在美妆领域行业积累深厚。

一个副总和一个董事都是阿里系的,阿里的投后管理一向强势。

同行业企业对比

这些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里,独立IPO的有壹网壹创、若羽臣、宝尊电商,尤其是壹网壹创、若羽臣是在A股上市,资料丰富,对标性强,其中同为美妆电商代运营公司的壹网壹创对标性最强。

从规模上来看,宝尊电商是老大。宝尊电商作为行业龙头,IT 系统、物流仓储和全链路服务是其核心竞争力。公司 2016 年设立了物流子公司,为阿里菜鸟合作伙伴,业务网络覆盖包含港澳台在内的全国地区。截止 18 年底在 6 个核心城市运营 11 个仓库,总建筑面积约 35 万平方米。

虽然从营收规模上,宝尊电商是老大,但是从利润规模来看,丽人丽妆要领先一点,所以丽人丽妆的行业排名还是可以的。

丽人丽妆上市已经11个板了,还没开板,所以这个PE也只是个参考。从另外三家公司来看,市场给的估值还是比较高的,体现了一种认可,就连美股的宝尊电商都有65倍PE。

公司的负面评价1、对阿里平台的单一依赖。这个市场已经有统一认识了,文中也做了充分介绍,这也是2018年IPO被证监会否的重要原因,今年上市审核尺度宽松,给过了。绑定阿里,既是快速崛起的原因,也是未来发展空间的限制因素,公司在新零售平台的拓展并不顺利。

2、经销模式。到底是采用经销模式好还是佣金模式好,我觉得没有答案,就好比争论是周黑鸭的自营模式好还是绝味的加盟模式好,把哪一种模式用好都可以。所以经销模式本身,我觉得是中性的。但是有的人会质疑这种模式资本投入大、存货周转慢等问题。

3、盈利靠返利。2019年扣非净利润是2.18亿元,但是返利对成本的影响额高达2.25亿元,也就是说没有返利的话,公司就从盈转亏,2017年、2018年返利对利润的影响也很大。我看有的媒体对此质疑声很大,一般是说如果品牌方取消返利,那丽人丽妆就不赚钱了。可能吗?返利是消费品行业里一种惯常的做法,是对大采购量经销商的一种激励,怎么可能会取消呢?而且品牌方也不会对返利政策作出大幅调整,最多是每年微调,如果影响了经销商的积极性,品牌方的业绩波动会很大的。

4、产业链地位。丽人丽妆本质上是一种经销商身份,只是从传统的线下转到了线上。在快消品行业,品牌方地位处于优势,尤其是大品牌。经销商很少有做的特别大的,利润空间也比较小,还要承担仓储、物流、垫资、销量等任务,赚的是辛苦钱。虽然珀莱雅上市三年股价实现了6倍增长,这也是我看到美妆行业上市公司就眼前一亮的原因,但是丽人丽妆这个行业角色是最大的硬伤。

好处是什么呢?

好处美妆+电商这种标签,在A股还是比较新鲜和具有吸引力的。因为美妆是4000亿的大行业,而互联网企业在A股占的比例毕竟还比较小。

看一下壹网壹创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:

更多观点和个股分析,请关注公众号:波动和无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