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撣
dàn ㄉㄢˋ
觸碰。《集韻·换韻》:“撣,觸也。”
彈射。與「彈」通用。《水滸傳》第二二回:“那大蟲眼裏口裏鼻子裏耳朵裏都迸出鮮血來,更動撣不得。”
● 撣
chán ㄔㄢˊ
牽引。《廣雅·釋訓》:“撣援,牽引也。”
指糾纏不解,難以分離。《太玄·盛》:“何福滿肩,提禍撣撣。”
調戲。《客座贅語·詮俗》:“與人有桑中之期曰偷,相挑曰刮,相調曰撣。”
● 撣
dǎn ㄉㄢˇ
拂拭。《齊民要術·作酢法》:“撣去熱氣,令如人體,於盆中和之。”
篩選。《中國歌謠資料·孟姜女》:“粗羅撣來細羅兒撣,無皮的羅兒撣三遍。”
● 撣
tān ㄊㄢ
指拿持不穩或癱軟無力。《集韻·寒韻》:“撣,持不堅也。”
● 撣
zhǎn ㄓㄢˇ
推排急促。《集韻·狸韻》:“撣,排急也。”
● 撣
shàn ㄕㄢˋ
古國名。指古代西南夷國,位於今緬甸掸邦一帶。《後漢書·和帝紀》:“永昌徼外蠻夷及撣國重譯奉貢。”
民族名。指中南半島的傣族,主要分佈於緬甸掸邦等地。《蠻司合志》卷十:“緬甸古朱波地,漢通西南夷謂之撣。”
● 撣
tián ㄊㄧㄢˊ
渚名。指《山海經》中記載的「撣陼」(今作「墠渚」)。《集韻·先韻》:“撣,陼名。《山海經》:‘青要之山,南望撣陼。’”
英语 to dust; a duster
法语 brosser légèrement,épousseter
【漢典】